核心提示:
8月5日,杭州一家太陽能電池出口企業(yè)的工人在車間內組裝太陽能電池。
歐盟委員會2日宣布正式批準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“價格承諾”協議,接受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商提交的“價格承諾”方案,對于那些參與該方案的中國企業(yè)免征臨時反傾銷稅。該方案從8月6日開始實施,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。7月27日,被稱為“友好收官”的中歐“光伏戰(zhàn)”達成協議,中方對出口歐盟的光伏產品的最低價格和總量做出承諾,在“量價受限”的條件下,歐盟將不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47.6%的反傾銷稅。
中歐光伏協議被視為行業(yè)“利好”,光伏板塊也一度逆市飄紅,然而并非所有企業(yè)都對結果表示樂觀。浙江是國內第二大光伏出口省份,中小光伏企業(yè)眾多。對于部分“慘淡經營”的中小企業(yè),“量價齊限”的光伏協議并非“雪中送炭”而是“釜底抽薪”,倒逼他們尋求差異化轉型,靠“軟實力”而非價格戰(zhàn)逐鹿。